广东淇淇毛绒玩具厂

“玩具帝国”全利的精彩转型跨界之路

玩具定做,玩具订做,玩具定制,玩具oem厂家 – 广东玩具定做厂家
张光铭(右一)与他的儿女在2014香港工商业奖颁奖典礼暨晚宴上合影。

全利自主品牌“尚芳”系列。受访企业供图
   深圳侨报记者 张帆   张光铭,2013年第十三届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得者。他于1982年在香港创建全利集团(控股)有限公司,同年在平湖开设生产工厂,其后荣居世界玩具制造业前5名。时光荏苒,如今33年过去了,当年在他的玩具车间里蹦跳玩耍的一双儿女已经挑起企业大梁,这个拥有15000名员工的传统玩具企业也从百分百的OEM代工生产逐渐转型为ODM发展自己的品牌,玩具、童装、保健品,甚至还有空气清新剂系列,“玩具帝国”开启了它的精彩跨界之旅。    ◆“玩具帝国”创新思变由“体力”向“脑力”爬坡   40多年前,张光铭在华人首富李嘉诚开办的塑料厂里打工,后被擢升为生产车间主管。8年历练后,他和朋友开办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玩具厂。恰逢内地改革开放,张光铭随即将厂房搬到深圳平湖,“当时工厂替客户加工生产塑料玩具,员工只有100多人。”张光铭回忆。   “那时我上小学,学校放假就和姐姐跑到工厂看工人做玩具,每个玩具都碰过、玩过。”张光铭的儿子张礼文现任全利集团执行董事,曾留学加拿大,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研发及生产业务。幼时初步接触玩具的制作过程,让姐弟俩亲眼看到父亲的辛苦。长大以后,姐弟俩都愿意助父亲一臂之力,分别于2001年、2004年回到平湖参与公司管理,这在“创二代”普遍不愿接手家族传统企业的背景下显得颇为不同,或许也正是全利集团能够成功踏上转型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,这两个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年轻人为全利带来了活力与变革的元素。   小小玩具牵动社会责任,作为玩具行业标杆,全利集团几十年的经验是以品质为重点,更早于10年前就开始创立自己的核心品牌,成立了研发部门,重金购买高精密化学成分检测仪,并成立了化学物理测试室。2010年,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后,全利开始放大力度做ODM和OBM的产业,做自己的品牌,并涉足儿童服装等多个行业。“我们公司的产品制造正在由‘体力’向‘脑力’上爬坡。”张礼文告诉记者。   “明明小巴”成明星品牌多元化自主研发成功跨界在全利集团的玩具陈列室,记者看到了类型各异的玩具。有一些熟悉的“面孔”,比如令小朋友们神往的迪士尼卡通,这是全利代工品牌中的。也有一些不太熟悉但非常可爱的玩具,像色彩鲜艳夺目、造型可爱的“明明小巴”,是全利自有品牌的明星。令人意外的是,陈列架上不仅有玩具,还有保健品、空气清新剂等系列产品。   “明明小巴”是一款富有香港特色的卡通形象,其原创作者是一位在香港教英语的澳大利亚老师。当时他把雏形设计出来,教小孩子英语,后来创作了一套动画系列,以畅游世界为主题,带小朋友游览不同的国家,见识不同文化不同的人。   从百分百代工到培育自己的品牌,全利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“我们一直在思考,如何使玩具工厂人性化一点,把产品本身价值再提高一点,赋予产品一份爱。”全利的产品设计坚持以孩子怎么看这个玩具为出发点,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摆在前面,不断开发益智类且具有趣味性、环保性的玩具,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动手参与,并与家长形成互动。   产品以外,服务也是转型的一个方向。除了自己的品牌店,全利集团在香港、上海等地开设了以“明明小巴”为主题的游乐场,小朋友可以开赛车、玩迷宫,还可以学扭气球、办生日聚会、玩Cosplay。全利的玩具就放在现场,家长和孩子可以尽兴地玩,同时把对玩具的体验写在留言簿上。全利以这种方式收集到一手客户需求,随时在产品上加以改进。   转型之路开启了全利的跨界之旅。2013年,全利与香港大学浸会学院共同研发可以预防流感、随时随地保护家人健康的中药产品,并已发展尚芳品牌一系列产品,如尚芳室内空气清新剂、车载空气清新剂、便携清新剂及尚芳儿童成人抗菌口罩等,这些产品销量不错,特别是抗菌口罩目前来说需求很旺。全利自主研发的品牌还延伸到小家电、日用品,童装等,实现了多元化跨行业的生产。   “虽然自主生产这条路并不轻松,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60多人组成的成熟创新团队。”张礼文说,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比重占5%,且在逐年提升。为使转型平稳过渡,全利集团讲求“稳中求变”,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“智造”和“质造”产品。    ◆当全利的员工很幸福把爱注入到产品里去   走进音乐缭绕的生产车间,有那么一瞬你会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。没错,这就是全利工人的工作环境:在空调营造出的舒适温度下,耳边是音乐与祝福不断的“全利广播”,张光铭这一建厂初期的创举一直延续到今天。全利将关爱员工作为另一个使命,把员工当作一家人,看重他们的需要,努力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工作和生活。   无论淡旺季,全利的工人都有足够的开工时间,这使他们有稳定的收入。公司设有饭堂,为员工提供早中晚三餐,还设有“孕妇车间”,为结婚的员工提供家庭宿舍,此外还有幼儿园和游乐场……对有特别需要的员工,全利将关爱延伸到个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,通过企业互助基金,员工有病痛或孩子读书教育缺乏经费都会得到捐助。更为难得的是,张光铭创建的“全利大学”为普通员工提供了一条良好的上升通道,学员不仅可获得奖励,还有优先晋升的机会。书法、刺绣、舞蹈等各类培训班和兴趣班,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基础上,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。   “当全利的员工很幸福。”很多员工从毕业进入全利工作,到结婚、生小孩,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又进入全利工作,全利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“家”,他们把从这个“家”得到的温暖反哺回去,把爱注入到产品里。正是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全利集团如今已发展成极具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基地,涉及零售业及服务等领域。在江西、深圳、河源、中山均有生产厂房,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。  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从另一侧面体现了全利对社会责任的担当,企业不但积极响应政府的各项扶贫计划,还每年组织员工前往贫困地区的学校,为贫困学生送去关怀和帮助。如今,公司已捐资在江门市、湛江市、河源市及江西省助建了4所学校,并赞助甘肃、新疆等地区一部分大学生完成学业。   在谈到全利的品牌价值时,张光铭的女儿、公司财务及营运总监张绮媚给出了13亿这个数字,“我们是希望13亿的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品牌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本文章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之。带来不便还请谅解